回首頁
  【健康保健】腸胃 脹氣、噯氣 的中醫觀點

【本刊訊】「肚子老是脹脹的」!有些人吃飽就脹,有些人則不吃也脹,進食後脹的更厲害,還伴有噯氣症狀!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門診中心中醫科主治醫師黃裕昌表示,脹氣是常見的症狀,正常人滯留於胃腸道內的氣體有100-150毫升,主要分佈於胃和結腸內。其大部份來自吞嚥的空氣,有一部份是食物殘渣經細菌分解得來。

所以當進入胃腸道產生的氣體總量超過胃腸道所吸收與排出的氣體總量時,腹部就會產生脹滿感,氣體往上則表現為噯氣,滯留腸胃道則出現腹脹、腸鳴,有時還會腹痛。雖然是常見症狀,卻有可能是嚴重疾病前兆,千萬不可忽視!

黃裕昌指出,一般飲食習慣不好,如囫圇吞棗,或是一邊吃飯一邊講話,比較容易有脹氣症狀。吃太多產氣食物,如汽水、豆類、玉米、洋芋、地瓜等,若吃的量較多,也會造成脹氣。有些人則是有「乳糖不耐症」,喝過含乳糖食物或是牛乳也會脹氣。其他像排便不暢、胃酸過多也會引起腹脹噯氣。

黃裕昌提醒民眾,若是器質性腹脹,就應盡速就醫治療。例如胃腸道疾病,像急慢性胃炎、潰瘍病,胃下垂、急性胃擴張、幽門梗阻、胃酸缺乏、甚至胃癌等。肝炎、肝硬化、膽結石、胰腺炎、肝癌…等,肝、膽與胰腺疾病。甚至心血管疾病、感染或腹膜疾病,都會出現腹脹症狀。

另外,現在社會工作壓力大,有些人會因緊張、情緒起伏,造成心因性腹脹、噯氣,則有越來越多趨勢,就中醫而言,脾主清升、胃主濁降,胃受納食物,消化後的營養物質藉由脾將之運送全身。胃將這些消化完黏稠重濁的物質,往下送到大、小腸。這清升濁降過程,會受到肝膽氣機調節暢泄。因此,若是脾胃本身功能或是器質性問題,還是肝膽調控氣機失常,則會出現胃本該濁降,卻滯留或上逆而造成腹脹噯氣。

黃裕昌解釋,腹脹有虛實:實者有肝鬱、氣滯、濕阻、食滯諸因,虛者多為脾虛。臨床上也以實證居多。除了脾胃有器質性病變外,情緒憂愁思慮則傷脾胃,暴怒傷肝,肝氣橫逆犯胃,胃的氣血因而瘀滯不得通暢。因此造成氣滯濕停、腑氣不降。所以治療則從肝膽著手,以運脾化痰濕,加疏肝理氣、降氣、消導等藥,例如:溫膽湯、柴胡疏肝湯之類,器質性病變則以治療主因為主。

他說,脾虛的腹脹,則有食慾差、大便軟、疲倦乏力等,以益氣健脾為治療主軸,酌加理氣、消導藥。例如四君子湯、理中湯之屬,在針灸治療上,仍以肝膽脾胃為主,實者可以太衝、豐隆、陽陵泉、足三里等穴;虛者,可以足三里、太衝、地機、灸五柱穴等治療,患者應調整緊張、焦慮情緒,用餐時應細嚼慢嚥,保持心情愉快。

避免過食易產氣食物,和辛辣、刺激性及以煎、烤、油炸方式食物。甜食、寒涼、生冷、油膩食物,停留腸胃道時間長,宜減少食用。如糯米、澱粉類,不易消化,則要避免食用。用餐完畢,應起身走動散步,讓肝膽氣機調暢,避免立即就寢、久坐。內經:「飲食自倍,腸胃乃傷」,所以對易腹脹、消化不良的患者,飲食要定時適量,少量多餐,維持排便通暢。

     
版權所有 © 醫藥世界週刊社 The World of Medicine Weekly
100 台北市南昌路一段145號6F • Email:medicine_twkimo@yahoo.com.tw
TEL:(02) 2397-1983  (02) 2321-4712 • FAX:(02) 2397-3212